人情世故网人情世故网

高瑞东:从地方两会看经济工作重点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Hi~新朋友进来 请关注我们哟

作者:高瑞东、赵格格、顾皓阳

核心观点

本周聚焦:

全国两会核心指标前瞻:GDP方面,预计目标设定为“5%以上”,兼顾稳定就业、社会预期和潜在增速;财政方面,预计赤字率3.1%,新增专项债4万亿元左右,中央财政是加杠杆主力;通胀方面,预计目标为3%左右,重点关注需求回暖后的服务型结构性通胀。

全国两会首要工作任务:稳增长+高质量发展。从地方两会首要任务来看,各地在坚持稳增长的同时,对提升发展质量提出更高要求。我们预计,全国两会也将更注重把握量与质的辩证关系,为更长时间的高质量增长开好局起好步。

稳增长抓手有哪些?消费方面,关注受疫情冲击较大的线下消费、文旅消费等行业,以及新能源汽车、绿色家电等产品;基建投资方面,新老并举全面布局,重点关注区域协调发展、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主线;制造业投资方面,关注数字化、绿色化趋势下,传统产业技改、强链补链项目和新兴产业培育等重点方向。

高质量发展如何实现?坚定创新立国不动摇,培育主体、建设平台、引育人才;加强数字经济赋能效果,激活数据要素潜能;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继续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

风险提示:国际局势再度升级,政策效果不及预期。

一、从地方两会看经济工作重点

1.1 主要预期目标:GDP、财政、通胀

1.1.1 预计GDP目标设定为“5%以上”,兼顾“提质”与“增量”

基于地方两会设定的GDP增长目标,兼顾稳定就业、社会预期、潜在经济增速水平等多方面因素,我们预计2023年GDP增长目标会设定为“5%以上”。

一是,疫情以来,我国经济增速持续处于潜在水平之下,设定“5%以上”目标有助于提振社会预期和信心。2020年及2021年我国平均经济增速约为5.3%,另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核算,2022年全年经济增速为3.0%,则对应疫后三年平均增速为4.5%,仍然处于潜在水平之下,这也给逆周期政策留下进一步发力空间。设定较高水平的经济目标增速,不仅符合我国中长期的发展要求,也有助于提振市场主体对经济增长的信心。

二是,各地GDP增速加权平均值和重点省份目标变化,均指向2023年全国GDP增速目标,相对2022年或略有回落。目前各地两会公布的2023年GDP增长目标加权平均值为5.6%,相较2022年下调0.5个百分点。若以2022年全国GDP增速目标“5.5%左右”为基准等量下调,则2023年全国GDP增速目标也将落在5%左右。此外,历年与全国GDP目标相对接近的北京、上海和广东三地,2023年GDP增速目标分别为“4.5%以上”、“5.5%以上”和“5%以上”,北京与广东增速目标均较上年回落0.5个百分点,三地目标也普遍落在5%左右。

三是,设定高水平预期目标增速,迎接2023年就业高峰,化解就业压力。据教育部预测,2023届高校毕业生超1100万人,加上2022年尚未落实去向的毕业生,同时期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人数可能达到1400万。假设2023年经济吸纳就业能力与疫后三年持平,则5%的GDP增速可以拉动新增就业1357万人,在吸纳2023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同时,也可以基本化解2022年未落实就业压力。

1.1.2 财政:预计赤字率3.1%,新增专项债4万亿元左右

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定调,“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保持必要的财政支持强度,优化组合赤字、专项债、贴息等工具,在有效支持高质量发展中保障财政可持续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可控”。一方面,“加力提效”的提法意味着2023年财政基调将持续积极,指向赤字率或有所上调。另一方面,财政重申“可持续、债务风险可控”,意味着地方政府加杠杆空间有限,新增债务规模难以大幅上行。

考虑到财政收支矛盾、财政资源约束以及财政可持续性等多重因素,我们预计2023年赤字率或按照3.1%安排,较2022年上行0.3个百分点,接近2021年水平,而赤字规模或达到4万亿以上。分地方和中央来看,我们预计中央是加杠杆主力,预计2023年中央财政赤字规模达3.3万亿,比2022年上行6300亿;预计2023年地方财政赤字规模7200亿,与2022年基本持平。

受到债务率警戒线掣肘,2023年地方政府加杠杆空间较为有限。2022年全年,在3.65万亿新增专项债的目标基础上,还追加使用了5000多亿结存限额,或将使2022年地方政府债务率突破120%的债务警戒线上限。但考虑到2023年仍有较强的稳增长诉求,重大项目的继续建设需要财政资金的可持续投入,不排除以发行特别国债或者调用专项债结存限额等方式,弥补地方财政的资金缺口。

国债层面,国债净融资一般与中央财政赤字相匹配,2023年中央财政赤字空间或打开。我们预计国债净融资额或比2022年多增9000亿左右,达到3.3万亿。一般债层面,新增一般债一般与地方财政赤字相匹配,在当前地方政府债务压力下扩张空间有限,我们预计与2022年持平,规模为7200亿。

专项债层面,考虑到地方政府债务压力,我们预计2023年新增专项债额度或为40000亿,较2022年低约1500亿(2022年新增专项债36500亿+5000亿专项债限额)。但由于2023年仍有较强的稳增长诉求,重大项目的继续建设需要财政资金的可持续投入,不排除调用增量工具予以支持。

1.1.3 通胀:预计目标3%左右,关注服务型结构性通胀

从地方两会来看,公布通胀目标的29个省份,通胀目标均为3%,仅在具体表述上(如“以内”、“左右”)有所差异。我们预计,全国两会所提出的通胀目标,也将与地方两会目标一致,目标涨幅在3%左右。

CPI方面,在消费需求温和复苏、外部通胀压力缓和的背景下,通胀上行高度可控,年内出现服务型结构性通胀概率较大。其中,预计2023年内食品价格高位回落、非食品价格逐步升温,CPI同比或呈现V型走势,全年中枢为2.2%。从结构上看,随着各地疫情逐步过峰,2月起服务消费将迎来较快修复,叠加前期服务供给收缩,或将带来服务价格上涨。

PPI方面,考虑到能源等供给冲击已在减弱,大宗商品价格将回归需求侧定价。在外需回落、内需企稳的背景下,我们预计2023年全年PPI同比大概率维持弱势,处在震荡磨底阶段。

1.1.4 首要工作任务:稳增长+高质量发展

2022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23年经济工作要“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实现“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实现这一总体目标,一方面要加大宏观调控力度,释放经济增长潜力,另一方面也要将扩大内需与供给侧改革有机结合,实现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均衡。尽管当前经济依然面临三重压力,但相比经济同样承压的年份(如2019、2020、2022年),我们预计2023年全国两会的工作目标,将更注重把握量与质的辩证关系,为更长时间维度的经济高质量增长开好局起好步。

从地方两会来看,2023年各地经济工作的首要目标多数落在“稳增长”和“高质量发展”之上,相比2022年表述,“稳增长”仍是各地重点任务,而“提质”的重要性则进一步提升,体现在提及“高质量发展”、“提质”等方面的省份显著增加。此外,在长三角、京津冀和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则多以“区域协调发展”为核心目标,意在通过以点带面、优势互补,带动更大范围的经济增长。

1.2 稳增长抓手有哪些?促消费、扩投资、稳地产

1.2.1 消费:提振信心入手,扩大优质供给

鉴于过去三年里,疫情对消费供需两端造成持续性冲击,2023年各地促消费的工作思路亦是从供需两端入手,一方面强调增强消费信心和消费能力,以发放消费券、举办消费节等方式推动需求端稳步恢复;另一方面则是定向支持受疫情结构性冲击较大的线下消费、文旅消费等行业,同时围绕新能源汽车、绿色家电等方向,继续发挥消费的牵引作用。

从政策支持方向来看,银保监会对金融支持消费进行了重点表态,部署做好餐饮、文旅等服务业主体的金融纾困工作,探索教育医疗等领域融资工具发展。需求端则鼓励新能源汽车、绿色家电等大宗消费,并为新型消费和服务消费提供信贷支持。(详情请参考我们1月5日外发的报告《从部委工作会议看2023 年经济重点——经济复苏系列报告第一篇》)。我们预计,全国两会也将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并进一步明确促消费政策的方式和力度。

1.2.2 基建:新老并举,加力提效

2023年各地固定资产投资目标加权平均值为8.3%,相较2022年提升0.2个百分点,指向2023年基建和制造业投资仍将成为经济的有力支撑。

传统基建方面,各地发展思路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要求的“加强区域间基础设施联通”为核心展开,在交通、水利、城市更新和乡村振兴等领域做出了详细部署。新基建方面,主线则是数字经济和绿色经济,5G基站、数据中心、新能源、充电桩等领域着墨较多。

预计全国两会将继续对基建做出详细部署。在资金投向上,重点关注区域协调发展、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重点方向。在支持方式上,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和政策性金融工具等将多措并举,充分发挥杠杆作用撬动社会投资。

1.2.3 制造业投资:狠抓传统产业技改,力促新兴产业壮大

在制造业投资方面,各地以提质增效为目标,以重大项目为抓手,一方面大力推进传统优势产业绿色化、数字化改造,在坚定供给侧改革等目标不动摇的基础上,着力稳固经济基本盘;另一方面以数字化、集群化为核心思路,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支持新兴产业发展,全力培育经济新动能。

展望2023年,面对盈利承压和外需回落等压制性因素,我们预计全国两会将继续以产业升级和安全发展为主线,在重大项目和信贷支持等方面加大力度,重点推动传统产业技改、强链补链项目和新兴产业培育,助力制造业投资继续实现温和复苏。

1.2.4 房地产:坚持房住不炒,支持合理需求

总体来看,2023年各地对于房地产的定调更为积极,“房住不炒”和“化解风险”仍然是政策主基调,但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成为政策新焦点,而“住房改善”也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一致,被纳入促进消费政策之中。此外,以保障性租赁住房和旧改为抓手,实现投资和消费相融相促,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也仍然是各地房地产政策的重要思路。

我们认为,全国两会将继续从供需两侧发力,稳定房地产基本面。根据近期部委工作会议部署:供给侧,2022年12月21日证监会党委会议,要求“推进央地合作增信共同支持民营房企发债,允许符合条件的房企‘借壳’已上市房企”。需求侧,1月5日,人民银行宣布,建立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环比和同比连续3个月均下降的城市,可阶段性维持、下调或取消当地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详情请参考我们1月5日外发的报告《从部委工作会议看 2023年经济重点——经济复苏系列报告第一篇》)。

1.3 高质量发展如何实现?科技自主、产业升级、对外开放

1.3.1 坚持创新立国不动摇

与2022年相同,2023年各地两会继续聚焦“卡脖子”技术和产业链薄弱环节,坚持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对高新技术、专精特新等企业数量提出了明确的量化目标,同时继续增强政府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的组织作用,针对创新平台构建、创新人才引育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力争在产业自主可控和安全可靠方面取得突破,使持续创新成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石。

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强。要有力统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布局实施一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发挥好政府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的组织作用,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和能力,加快引进高端人才。”我们预计,科技创新也将继续成为全国两会的重点部署方向,各创新主体的角色将被进一步明确。

1.3.2 数字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

从地方两会部署来看,数字经济仍然是各地所关注的焦点,加快“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协同推进是第一要务,主要抓手是5G、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以及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等实际应用场景。此外,随着数据要素价值被不断发掘创造,各地已开始重视数据交易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和与之相配套的交易制度发展。

我们认为,全国两会将继续从数字赋能实体和数据要素管理等方面出发展开部署。一是,数字经济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扩大有效投资、稳定经济增长;二是,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有助于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业态新模式;三是,推动数据要素市场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有助于数字经济提质增量,并带动更大范围的经济增长。

1.3.3 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

在深入推动科技创新和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的基础之上,多数地方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及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主要目标是以各地的传统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核心,加快科研服务、金融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速度,以实现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所提出的“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目标。

我们认为,全国两会也将围绕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这一主线,结合全国和各地的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打造“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的短期目标和中长期路径,使产业体系更加符合统筹发展和安全以及经济高质量增长的要求。

1.3.4 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稳外贸稳外资

在高水平对外开放方面,面对2023年外需回落的实际压力,各地将稳外贸稳外资作为核心任务,并针对上述任务在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制度体系、扩大市场准入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各地还充分结合“一带一路”等战略目标和上合组织等国际组织的发展要求设定了具体目标。

我们认为,全国两会将从“引进来”和“走出去”双管齐下,深化高水平对外开放。从“引进来”的角度,继续从扩大市场准入、保障外资权益、提供便利等方面,全方位增强吸引外资能力,扩大外资利用规模和范围;从“走出去”的角度,积极推动加入高标准经贸协议,加强多边经贸合作,完成稳外贸稳外资目标。

二、春节期间海内外要闻概览

2.1 春节消费:春节档票房历史第二,线下和旅游消费热度高涨

2023年春节档总票房67亿,位列中国影史春节档第二。截至1月27日21时,根据猫眼专业版数据,2023年春节档期总票房为67.24亿,位列中国影史春节档票房榜第二位,较2022年同期提升10%以上,仅次于2021年的历史最高水平。此外,2023年春节档观影总人次1.28亿,总场次264.6万,平均票价52.4元,共2部电影(《满江红》、《流浪地球2》)票房破20亿。

餐饮、服务等线下消费回暖明显。1月27日,美团发布的2023年春节消费数据显示,春节假期前6天,生活服务业日均消费规模较2019年春节增长66%,全国多人堂食套餐订单量同比增长53%。同天发布的京东2023春节假期消费趋势也显示,“兔”年主题珠宝首饰销量同比增长超10倍,礼盒类商品整体销量同比增长超50%,预制菜成交额同比增长超6倍,春节期间生活服务成交额同比2022年阴历同期增长302%。

境内外旅游消费热度高涨。1月27日,根据文旅部数据,春节假期国内旅游出游3.08亿人次,同比增长23.1%,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8.6%;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758.43亿元,同比增长30%,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73.1%。携程发布的2023年春节旅游总结报告也显示,春节期间携程出境游订单同比增长6.4倍,内地旅客预订境外酒店订单量同比增长超4倍,跨境机票订单增长4倍以上,国内各大景区门票预订量同比增长3.2倍,国内跟团游订单同比增长4.2倍。

2.2 海外要闻:美国2022年四季度经济增速高于预期

美国财政部将继续针对债务上限问题采取非常规措施。当地时间1月24日,美国财长耶伦再次致信国会两党领袖表示,财政部将采取额外非常规措施,以避免联邦政府发生债务违约。上述非常规措施包括减少对政府证券投资基金的投资,以及暂停对联邦雇员退休福利计划的新投资,直至债务上限问题得到解决。

欧元区1月综合PMI初值升至50.2。当地时间1月24日,标普全球(S PGlobal)旗下IHS Markit公布的数据显示,欧元区1月综合PMI初值升至50.2,好于预期值49.8与前值49.3,是2022年6月以来该指标首次高于荣枯线。欧元区1月制造业PMI初值为48.8,高于前值47.8,该指标已连续7个月低于荣枯线,而收缩步伐则有所放缓。

美国2022年四季度经济增速高于预期,通胀压力持续缓解。当地时间1月26日,美国经济分析局发布的数据显示,美国2022年四季度GDP年化环比增长2.9%,高于市场预期的2.6%,较三季度3.2%的增幅有所放缓,其中实际个人消费支出环比涨幅收窄至2.1%,预期为增长2.9%。第四季度核心PCE物价指数增长3.9%,为2021年第一季度以来新低,低于预期的4%,前值为4.7%。

欧盟理事会将对俄经济制裁措施延长6个月。当地时间1月27日,欧盟理事会宣布,将对俄经济制裁措施延长6个月至2023年7月31日。根据欧盟理事会发布的公告,制裁目前涉及贸易、金融、科技和军民两用商品、工业、运输以及奢侈品行业等多个领域,此外还包括禁止从俄罗斯进口或转移海运原油和某些石油产品到欧盟,将俄罗斯几家银行排除在环球银行间金融通信协会(SWIFT)支付系统外,以及暂停一些俄罗斯媒体的播出许可。

2.3 央行观察:欧洲央行坚定加息

欧洲央行将继续加息,直至通胀回到目标水平。当地时间1月23日,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表示,欧洲央行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使通胀恢复到目标水平。在即将举行的议息会议上,欧洲央行将进一步“大幅”加息。拉加德还表示,借贷成本必须稳步上升并维持足够时间,方能有效抑制通胀。

日本央行将延续现有宽松政策,并称扩大国债收益率区间未改变宽松立场。当地时间1月23日,日本央行发布货币政策会议纪要。与会委员一致认为,继续当前的宽松货币政策仍然重要,需要以可持续和稳定的方式实现物价稳定目标。部分委员还指出,扩大10年期日本国债收益率波动区间,是在全球通胀加剧情况下,使当前货币宽松更具可持续性的政策措施,而不是退出货币宽松的政策变化。

加拿大央行再度加息,并释放暂停加息信号。当地时间1月25日,加拿大央行宣布将基准利率提高25个基点至4.5%。同时,在判断核心通胀已见顶的背景下,加央行预计此轮连续加息可告一段落。加央行行长麦克勒姆表示,暂停进一步加息的前提条件,是未来经济走势与货币政策报告展望大体一致。

三、全球观察

3.1 金融与流动性数据:美债收益率上行,通胀预期上行

美债收益率上行,通胀预期上行。截至1月27日,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较上周末(1月20日)上行4BP至3.52%;10年期国债隐含的通胀预期较上周末上行10BP。截至1月27日,法国、德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分别较上周末上行9个、13个BP至2.70%、2.25%;截至1月25日,英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较上周末下行5个BP至3.39%;截至1月26日,日本10年期国债收益率较上周末上行7个BP至0.48%。

美国10年期和2年期国债期限利差略有缩小。截至1月27日,美国10年期和2年期国债期限利差为-0.67%,较上周末缩小1BP。截至1月26日,美国AAA级企业期权调整利差较上周末下行1BP至0.55%,美国高收益债期权调整利差较上周末下行11BP至4.24%。

3.2 全球市场:工业品、价格上涨,原油价格下跌,全球股市普遍上涨

大宗商品价格分化。1月23日至1月27日,工业品方面,LME锌、LME铝、LME铜分别上涨2.24%、1.95%和0.24%。农产品方面,CBOT玉米、CBOT小麦、CBOT大豆分别上涨0.96%、0.84%和0.22%。原油方面,ICE布油下跌0.19%,NYMEX汽油下跌2.33%。

全球股市普遍上涨。1月23日至1月27日,美国股市方面,道琼斯工业指数、标普500和纳斯达克指数分别上涨1.81%、2.47%和4.32%。欧洲股市方面,英国富时100下跌0.07%,法国CAC40、德国DAX分别上涨1.45%、0.77%。亚洲股市方面,韩国综合指数、日经225分别上涨3.71%、3.12%。

四、国内观察

4.1 上游:原油价格环比上涨,铜价环比上涨

原油价格环比上涨,环比由负转正。2023年1月以来,WTI原油价格(截至1月26日)环比上涨2.00%,最新月度均价为78.05美元/桶。布伦特原油价格(截至1月26日)环比上涨3.00%,最新月度均价为83.78美元/桶。

铜价环比上涨,铜库存同比下降。2023年1月以来(截至1月26日),铜价环比上涨7.13%,增幅相对上月扩大2.93个百分点,铜库存同比由正转负,由上月的0.31%转负为本月的-8.24%。

4.2 中游:水泥价格指数环比下跌,螺纹钢价格环比上涨,库存同比由负转正

水泥价格指数环比下跌。2023年1月以来(截至1月20日),全国水泥价格指数环比下跌2.84%,跌幅扩大0.88个百分点。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北以及西南各区价格指数环比分别为:-0.34%、-0.84%、-3.67%、-2.68%、-0.86%以及-5.19%。

螺纹钢价格环比上涨,库存同比由负转正。2023年1月以来(截至1月20日),螺纹钢价格环比上涨4.26%,增幅相对上月扩大0.93个百分点,螺纹钢库存同比由负转正,由上月的-0.20%转正为本月的21.76%。

4.3 下游: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由负转正,猪价环比下跌、水果、菜价环比上涨

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由负转正。2023年1月以来(截至1月19日),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由负转正,由上月的-9.94%转正为本月的19.26%。其中,一线、二线、三线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分别为:2.97%、12.37%以及101.52%,同比增速较上月变动幅度分别为31.96、22.68以及17.18个百分点。

猪价环比下跌、水果、菜价环比上涨。2023年1月以来(截至1月20日),猪肉价格环比下跌18.09%至24.01元/公斤,跌幅较上月扩大4.62个百分点,蔬菜价格环比上涨18.62%至5.56元/公斤,增幅较上月扩大9.84个百分点,水果价格环比上涨7.59%至7.44元/公斤,增幅较上月扩大4.07个百分点。

4.4 流动性:货币市场利率下行,债券市场利率上行

货币市场利率下行,债券市场利率上行。2023年1月以来(截至1月20日),较上月末下行70bp至1.72%,较上月末下行78bp至2.01%,DR001较上月末下行33bp至1.69%,DR007较上月末下行38bp至1.98%。一年期国债利率较上月末上行2bp至2.15%,十年期国债利率较上月末上行9bp至2.92%,一年期AAA+企业债利率较上月末上行7bp至2.69%,十年期AAA+企业债利率较上月末上行2bp至3.55%。

五、下周财经日历

六、风险提示

国际局势再度升级,政策效果不及预期。

End

赞(4948)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人情世故网 » 高瑞东:从地方两会看经济工作重点

友情链接: